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人民主体性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正文

人民主体性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来源:瑶欣头条   作者:休闲   时间:2024-03-29 00:36:18

原标题:人民主体性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民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主体相当数量的性中现代风涌门楣后发国家或者跌跌撞撞走上现代化道路,或者在行进过程中一波三折,国式深陷政治动荡、化道两极分化、人民族群冲突、主体生态恶化之中难以脱身。性中现代即便是国式少数先行的西方国家,其现代化“神话”也在消退,化道暴露出以资本为中心、人民物质主义膨胀等诸多弊病,主体并面临着如何在经济上再工业化、性中现代社会政治上再现代化的国式严峻挑战。由此也说明,化道现代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遵循现代化规律的成功道路,没有一成不变、放之四海皆准的现代化模式。

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衡量各国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尺度

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很多,如历史文化、自然禀赋、国际条件、国内结构、制度机制、组织个人。在现代化这个深层次多维度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因素都不是单独或直接发挥作用的,必须通过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即人民,才能得以转化、综合、互动,最终形成合力。风涌门楣因此,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衡量各国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尺度。现代化进程是否有更广泛的人民参与,现代化成果是否能为更多人民共享,决定着现代化道路的成败。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以时间来划分现代化道路,还是以区域、历史文化等来划分现代化类型,或是以制度来区别现代化方向,都只是现象层面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没有触及各国现代化道路分殊的本质原因,即人民是否能够成为推进现代化的主体,现代化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展开。

中国是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被动卷入者。晚清以后,在列强环伺侵扰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蹒跚开启,仁人志士抱着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的,从西方到东洋,寻找着现代化道路,虽有尝试起步,但终是夭折失败,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处境,遭遇了与许多后发国家同样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带来了新希望。这种希望源于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代表人民的先进政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采取多种举措把人民有效动员、组织、团结起来,不断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确立起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避免了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人民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的弊病。

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现代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借助对外扩张掠夺完成的现代化老路,也不同于那些依靠外部力量支持,依附于世界体系的少数非西方国家形成的现代化路径,而是一条通过充分依靠人民力量,激发人民精神和活力,保持独立自主,实现内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用短短70多年时间取得西方国家数百年积累的现代化成就,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品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走出来、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在此过程中,党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品格。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有效组织和凝聚起来。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开启的现代化事业之所以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人民有效团结和组织起来,“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而中国共产党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强大组织力、行动力和战斗力,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必然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组织、动员起来,把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起来,最大限度集中民智、汇聚力量、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和成功。

赋权于人民,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能够不断推进,关键在于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制定宪法,进行全国范围覆盖5.7亿人的选举,确立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政治地位。通过土地改革运动、颁行新婚姻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各项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社会革命,使包括农民、妇女、少数民族等长期受到剥削压迫的群体,享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广泛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在此进程中,党不断拓宽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赋能于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是衡量现代化质量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素质较为低下,全国80%人口是文盲,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社会保障几为空白。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国相继成立扫盲工作委员会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积极开展大规模多种形式的识字扫盲运动以及爱国卫生运动。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中国推进现代化的过程,是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民健康稳步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过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4%,人均预期寿命达77.3岁,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大人民群众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动改革创新。随着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在内容和领域上进一步拓宽,不再停留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在重心和质量上也发生重大改变,要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满足这些需要,就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也正是在追求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避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诸多弊端,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遭遇的有增长无发展、有增长无工作、有增长无参与、有增长无持续等问题,形成了一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发展为了人民,现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随后,他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要解决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在21世纪之初总体上达到了小康,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也是现代化事业的中心和归宿。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民至上。

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和衡量现代化成效的标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衡量现代化建设好不好、成功不成功,决不能只看几项冷冰冰的数字指标和建了多少栋高楼大厦,更要看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是否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尤其是有没有全面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

扩大现代化成果惠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中国式现代化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分好“蛋糕”。例如,解决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问题,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使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面更多更广泛。进一步强化制度的公平公正性,不断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依法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每一个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更多人参与现代化事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就是将全体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更好地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形成全民的力量。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机制,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让人民群众更为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更多更切实的现代化成果。

(作者:杨雪冬 黄小钫,分别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雪冬 黄小钫)

标签:

责任编辑:焦点